图型对对碰——绿洲幼文晖小一班课程故事

2021-12-16 09:14 鹿鸣 环球教育资讯
浏览

图形对对碰

——绿洲花园幼儿园文晖园区小一班课程故事

【缘起】在第一次户外“绿洲游戏”时,对于由梯子搭起的攀爬道班里的大部分孩子们都十分感兴趣,整个游戏过程中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尝试攀爬、翻越……对于各种各样的梯子、木板,孩子们愿意接触,并尝试搬运。在游戏中挑战自我的同时,他们也用眼睛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图形。

小班的幼儿能够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但并不是从图形的特征辨认出来的,而是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得出的。从图形本身来说,幼儿认识图形的规律是从简单的到复杂的,目前大部分幼儿能够认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但对于这些图形的特征还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述。

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发现了圆圆的车轮、方方的木板、长长的梯子......各种各样的图形充斥在他们的游戏中,每发现一个都会让他们觉得十分新奇。

爬一爬

梯子中的图形

第二次的户外游戏中,满满在爬过几次梯子后看到一旁还靠着别的梯子,便自己去一旁搬来了一个人字梯,合拢的人字梯无法站立,满满发现它会倒下后让杭杭扶着梯子的一侧,然后将另一侧推开,展开后的人字梯便能够站立了。我们把这一幕拍摄了下来,在游戏后满满接着视频和小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游戏。

师:小朋友们,满满的是怎样让梯子站稳的?

阿宝:分开了就站稳了。

噗噗:打开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把梯子两边打开来了就能够站稳了?

噗噗:因为它变成了三角形。

师:人字梯可以分开变成三角形,那单梯要怎样才能站稳呢?

泰尼:靠着就可以了。

师:靠着什么?

泰尼:靠在别的梯子上。

老师出示单梯斜靠的图片:原来像这样靠着别的梯子,单梯也就能站稳了。

噗噗:这也是三角形。

游戏分享后,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尝试区分分常见的几何图形

第三次游戏时乐乐和泰尼也尝试用满满的方法将梯子站立起来,但尝试几次过后都没有成功,他们请来了好朋友满满帮助他们完成。

而更多的小朋友也加入到了搭梯子的游戏中,他们和小伙伴一起搬运梯子,自己设计搭建了游戏中的梯子桥。

搬一搬,搭一搭

我们搭建的梯子桥

新游戏,新发现

游戏开展近一个月,孩子们的游戏场地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到了四楼平台的西边,有了新的游戏材料,同时出现了圆形,孩子们随即对此展开了探索。

圆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孩子们的眼中和心中有一定的占有量。而且,在孩子们的玩具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用与圆形有明显差别的图形作为对比,让孩子们辨识圆形孩子们通过寻找和表现圆形物体,促进了自身的观察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小班的幼儿对于身边的事物都是以最直接的看一看、摸一摸为主,在游戏中出现的图形,我们带领着幼儿一起寻找了幼儿园里哪里还隐藏着图形。

  小班孩子们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在一开始对于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孩子们的兴趣其实就有所转移。作为支持者,老师后续思考到了关于材料的投放和环境的创设对于孩子们影响还是较大的,并且结合室内外游戏,在开展娃娃家游戏中,投放的低结构材料,比如烧烤串的材料中投放各种形状的材料,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再进一步强化对图形的认识。